


初一(1) 王嘉宇、初一(2)王嘉宏家长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成长的道路上,最能激发潜能、促人进步的,莫过于竞争对手了。
我有一对双胞胎女儿,大女儿王嘉宇,在初一(1)班,小女儿王嘉宏,在初一(2)班,刚入学时成绩都一般。入学后,辅仁中学开展“一对一”竞学比赛,老师为她们各自挑选了竞争对手,学习的目标和兴趣一下子就被激发出来!除了要跟对手比,姐妹俩自己也暗暗较上了劲,相互比赛、共同探索、彼此竞争、一起提高。仅过了半学期,竞争效应就很好地体现出来,期末考试姐妹俩都比期中排名进步了十几位,王嘉宏名列班级第一,王嘉宇名列班级第七,我这个做家长的觉得特别欣慰。
她们俩从小感情就好,但学习时的竞争性又很强,所以常常是一边互相鼓励一边又彼此较劲。每次考试,分数偏低的那位会真心地为对方高兴,却又习惯性地不服气——你这次多我一分,下次我多你二分!正是如此,每次单元测试都成为了她们期待的比赛。平时的学习中,对这两个女儿我操心较少,辅仁的老师们针对我有两个同年级女儿的优势,积极引导她们自己安排学习和展开竞争,语文可以互相背,数学可以交换批,这样每个人都相当于学习了两遍,又能通过发现对方的错误来提醒自己,这样的方式对进步帮助非常大。
竞争是人的天性,成长更离不开竞争,感谢辅仁中学既科学又走心的教育理念,相信我的女儿们,会在这里飞得更高!
初二(7) 朱子祺家长
两年前,儿子如愿以偿收到了辅仁的录取通知书,自信满满地开始初中生活。从小学学习的轻松自如状态突然进入到紧张有序的初中学习生活,他对日益加快的节奏有些不适应,学习成绩出现较大波动,情绪也变得有些低迷。
儿子的情况老师们都看在眼里,为此与我多次沟通,商量对策。我也在反思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孩子进入初中以后,我对他的学习缺乏有效指导和必要督促,总想着要放手让他自己独立成长,却未能促成他尽快调整好状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班主任华老师建议重点针对目前问题比较大的数学学科,从抓学习效率入手,帮助孩子重新树立起信心。经过商量,我与儿子约法三章:第一,课堂上专注听讲、做好笔记,课后及时复习巩固;第二,定好作业达标时间,如超时严重就要分析原因,并采取跟进措施;第三,及时整理错题,做到问题日日清。数学老师李老师特别关注这一点,一些有难度的习题在孩子订正之后面批,并要求他说出思路,真正理解掌握。回到家中,我检查他每日数学练习情况,再选择类似题型让他练习提升,遇到问题一起讨论思路,记下疑难点第二天再请教老师。
坚持了一段时间之后,李老师发来信息告诉我:“他今天的课堂练习做得全对,说明他不比别人慢,关键是自己的努力和重视!”“今天他在课后与我交流了一道题目,说出他自己的想法,我确认是正确的,随即就在课上进行了补充说明。只要肯动脑,他可以做得更好,希望他能坚持!”一次阶段检测,孩子的成绩有了较大进步,华老师当即表扬他:“你的基础部分全对,说明你的基本功比较扎实,只是速度还略有欠缺,如果能全部做完就能展示你的真实水平了!”就这样,在老师们的鼓励和帮助下,他重新找回了自信,学习效率有所提升,成绩也在曲折中前进。
打开手机,和几位老师的聊天记录很长很长,饱含鼓励的话语、反馈问题的忧心、排忧解惑的方法……辅仁的老师们正是以自己的行动诠释着“正直、严谨、挚爱、奉献”的教风,促使孩子们勤学求索,务实创新。
如果说,在孩子成长路上,治学严谨、乐于奉献的老师们是指路的明灯,那么,优秀的学伴则是促使孩子笃志前行的动力。儿子班级的学霸多多,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苏阳同学,她曾在家长会上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她那自主高效的学习方法、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给家长们带来很大的启发。这些优秀的孩子在班级中发挥着领头羊的作用,热心帮助同学解决疑难问题;每到考试前夕,总有同学将自己精心整理的复习资料拿出来共享。儿子所在的学习小组组长尤为负责,特别针对他的薄弱学科制订额外的学习任务,并于次日检查,督促他做好练习巩固……能够在这样一个良性竞争的氛围中与同伴一起学习、成长,初二(7)班的孩子们是幸运的。
教育是一个生命展开的过程,在管与不管之间,还有一个词叫做“守望”。我想,在守候和期望中陪伴孩子一起共同成长,静待花开。 孩子,请将“明道进德,励志图强”的辅仁校训深深植入心中吧,哪怕你只是一棵不开花的树,也要枝繁叶茂,葱郁参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