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  
     
    教学信息
  •  
     
    教学研究
  •  
     
    教学成果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科研 > 教学研究
历史生物:生趣盎然的课堂
发布时间:2016-11-23    信息来源: 教务处    浏览量:

        11月14日,我校举行“涵养生命,点亮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史地生学科组的陈俊老师和范莉老师分别展示了精彩的一课。


巧问激发兴趣  传承长征精神



        陈俊老师讲的是八年级《红军不怕远征难》,通过翔实的史料,生动的视频,直观的地图,引领学生重走长征路。在一幕幕跌宕起伏的故事中,同学们回首革命的峥嵘岁月,体会前辈的艰苦卓绝,敬佩红军战士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在一个个深入浅出的提问下,学生们开启智慧的头脑,挖掘思维的潜力,踊跃探讨红军长征的原因,感叹伟人毛泽东灵活的战略战术,更深切地感悟到传承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祖国走向繁荣昌盛的宝贵精神财富。

 


        陈俊老师的这堂课,充分体现了她扎实的基本功和历史素养,史料的精选、语言的精炼,课件的精美,是她深入钻研教材,虚心求教同行,把握学生能力的必然呈现。也由此,这堂课得到了历史教研员许伟老师的高度肯定,认为陈俊老师抓住了历史课堂的关键之处——以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通过巧妙设问激发学生的深层次思考,充分体现了历史与现实结合、历史为现实服务的教育教学作用。

 

开启早餐之旅  实验培养能力



        范莉老师的《饮食与营养》,是一堂关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的课,与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在生物实验室,同学们通过碘液滴入米饭的颜色变化、燃烧花生产生的灰烬和气味、鸡蛋清加热后的凝固反应等几个小实验,验证食物中含有淀粉、脂肪、蛋白质、无机盐、水、维生素六大类营养物质。并由课堂知识引申到现实生活中,通过一则“富贵病”的新闻提醒同学们,认识到饮食与健康的直接联系,从而要关注自己关注家人的饮食。课的最后环节,范莉老师安排学生们为全家人制定一次早餐食谱,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整节课堂学生保有兴奋、热烈的精神状态,体会到快乐学习的滋味。

 


        本课的设计得到了生物教研员陈严老师的充分肯定:从早餐开始回到早餐,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使生物学科“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并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陈严老师也对初中阶段的生物学课程提出了更高的希望:大胆尝试,努力突破,将实验化为探究,进一步提高课堂有效性和学生的认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