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的阳光洒遍菁菁校园,
照亮每一位教育人的心与眼。
教学,交流,研讨,感悟……
“双减”政策背景下
初中课堂应有怎样的面貌与生态?
如何在减轻课业负担的同时,
丰富校园生活的内涵,
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
勤勉务实又锐意进取的辅仁人
正进行着自己的思考与探索。
立足课堂,钻研教法,
涵养生命,守正创新,
让我们一起走进民办辅仁的教学现场,
一起聆听来自辅仁的关于教育的声音——

物理:光影之门 电路之用
“天空之镜”精美的摄影作品瞬间激发了学生好奇心,《光学复习》之旅带着拍摄任务开始了。年轻的物理教师周霖润在梳理光路知识和成像知识的同时,也有意识地安排作图小练习和动手小实践。通过课堂问答,他摸清学生物理概念的掌握情况;通过方案设计,他渗透给学生综合能力与科学严谨精神;通过照片拍摄,他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审美素养。整堂课完整体现出教学评价的多维性,让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学生都能有收获感,并最终顺利完成了“辅仁之镜”的摄影作品。
周霖润老师
骨干教师张程以单元整体为核心目标,设计以病房呼叫器为切入点,通过问题链的形式使学生逐步了解病房呼叫器的电路构造,并设计电路图及连接实物。精心设置穿插了楼道灯情景及交通红绿灯情景,充分体现电路在生活中的广泛使用。每一个情景的引入都伴以精彩的成品展示,牢牢把控整堂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简单电路》的课堂走向,真正做到以活动精准评价,以评价提升素养。
张程老师
辅仁物理组长王昕波老师通过课后服务课程项目开发,把有着内在科学联系的学科内知识整合为新的学习载体。他把章节统合并入范围较广的学习项目,选择一些对于学生有意义的生活情境、能进行的项目制作或可探究的生活问题进行单元化、综合化设计,精彩展示了学生通过项目学习制作有趣的科学玩具、实用的生活用具、精准的测量工具,让与会同仁看到了物理情境开发的广阔前景,感受到了项目化学习的魅力。
物理学科组长王昕波老师
市教科院物理教研员许帮正老师
撰稿:华智锋 摄影:钱永波
审稿:姜文清 编辑:胡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