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无锡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我校团委于10月21日组织召开了“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无锡市第十四次代表大会精神”座谈会,全体团员教师和各班团支书参加了会议。
会上,校团委负责人沈老师传达了无锡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全体成员认真学习了杜小刚同志《走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最前列,谱写“强富美高”新无锡建设崭新篇章》的报告。其中,12个高频词的学习成为大家读懂党代会报告的关键!
会议指出:无锡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是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十四五”开局、现代化征程全面开启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党代会报告总结成绩厚重提气,谋划未来科学系统,战略目标催人奋进,工作路径指向清晰,是一个理论联系实际、有深度、有高度、接地气的好报告,对于建设产业强市、打造区域中心,奋力谱写无锡现代化建设新篇章必将产生重大的推动作用。
会议强调:要深学细悟,通过青年宣讲团、“三会一课”,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组织专题学习,扎实推动党代会精神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要注重实践,紧紧围绕教学、科研工作,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导向,积极探索“双减”这道“加减法”,回归育人初心,营造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校园育人环境,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工作格局,开创育人工作新局面;要加强思想引领,不断思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延伸探究“为什么做思想引领工作,思想引领如何做,引领学生有怎样的思想体系”的贴切内容,更好地推进共青团改革,继续以引领青年、服务青年为己任,打造有辅仁特色的文化品牌,为我校的蓬勃发展贡献属于自己的青春力量!
结合报告内容和自身工作实际,团员们纷纷畅谈思想认识、学习感悟!
陶林峰老师发言:五年来,我们无锡砥砺奋进,探索实践,取得了不斐的成绩。在党的光辉领导下,无锡人民生活更有保障,日子更加甜美,人人有追求,个个有梦想。在这座城市里,每一个创新创造的人都能大显身手,每一个兢兢业业的人都能安居乐业,每一个勤勤恳恳的人都能得到尊重和关怀,笑容绽放在每一个人的脸上。日拱一卒无有尽,功不唐捐终入海。我们无锡人民要在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往远看,往前走,往上攀,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在省委市委的领导下,为谱写“强富美高”新无锡建设崭新篇章而不懈奋斗!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也要拿出争先率先的豪情,点燃热血拼搏的激情,去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钱雪老师发言:自无锡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在五年间全面完成目标任务,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过去的五年是乘势而上的五年,是团结奋进的五年。五载风雨砥砺奋进,春华秋实谱写新篇。作为团员教师,我们要紧跟步伐,学习贯彻无锡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将其真正落到实处。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和文化修养;扎实工作,勤勤恳恳,爱岗敬业,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为谱写“强富美高”新无锡建设现代化新篇章做出新贡献。
学生何若菲发言:近年来,我们切身感受到无锡的发展和进步,为无锡取得的一项又一项“无锡骄傲”而感到骄傲和自豪。作为初中生的我们,学习贯彻无锡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要往远看,少而不学,老而不识,未来需要我们年轻一代去创造;要往前走,雄关漫道真如铁,让青春更加光彩;要往上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学习的路上,我们将披荆斩棘,扬帆起航。相信未来的我们必将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
会后,各支部书记组织团员进行自学,并撰写了心得感悟!
此次党代会是凝聚士气,鼓舞人心,求实创新,团结奋进的大会,它再一次吹响了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加快富民兴区的进军号角。同时,它也激励我们共青团员:新无锡建设的现代化图景有待我们去努力绘就;“先行示范”“城市范例”“标志窗口”等“走在最前列”的目标愿景需要我们去拼搏奋斗。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也必须拿出激情,点燃热血为无锡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不懈奋斗!最后我想说: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初三(4)支部 袁正玥
作为我党的后备军,要进一步强化自主学习意识,在提高全面素质能力上下功夫,把全面学习作为提高自己的首要任务;要落实老师们的谆谆教诲,时刻协助班主任老师们保持班级团结,构建和谐互助、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要不断增强宣传意识,经常关注、发现和弘扬身边的各种先进事迹,充分发挥先进的引领示范作用。新的机遇,新的挑战!希望大家一起为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共同富裕幸福美好城市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初三(7)支部 石梓臣
这次座谈会我校全体团员教师和团员学生统一了认识,提升了觉悟。青年是国家的希望,也是民办辅仁中学的希望。我们青年教师要胸怀崇高理想,坚定政治信念,锤炼优良品德,勇于开拓创新。我们要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在学校党组织的领导下,携手创造民办辅仁中学光辉灿烂的明天!
文字 | 沈 倩
审稿 | 姜文清
拍摄 | 钱永波
制作 | 胡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