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  
     
    校园新闻
  •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公告 > 校园新闻
推行垃圾分类,共筑美好家园——“我是美丽江苏小主人”生态环保活动案例
发布时间:2019-09-04    信息来源: 校团委    浏览量:

为推行垃圾分类、节能减排、低碳生活,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呼吁更多学生参与到环保行动中来2019年7月20日上午9点,微风吹拂,阳光明媚,初三(6)团支部的绿色环保小队走进无锡惠联垃圾热电厂,进一步学习和了解垃圾分类和处理。

活动现场,同学们先在会议室观看了一段生动简明的视频,了解并学习了关于垃圾分类及其标识的相关常识。观看结束后,是知识抢答环节。同学们踊跃参加,利用所见所学,积极回答环保相关的问题,现场气氛热烈。同学们收获颇多。

紧接着,同学们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戴上白色安全帽前往观察室——参观垃圾处理设备。只见穿着蓝色服装的工作人员正目不转睛地盯着面前的屏幕。巨大的屏幕占据了一整片墙,上面的各色数据单位和监控图像以秒为间隔切换着。同学们不禁对这庞大的数据感到惊讶,也对工作人员更增了几分敬意。走进控制室,隔着厚厚的玻璃墙,大家看到“巨型娃娃机”正在夹取运输衣服、塑料袋、布条等生活垃圾,同学们连连惊叹。虽然玻璃墙很好隔绝了垃圾腐臭的味道,但面前铺天盖地的垃圾还是让大家皱起眉头,也让大家更深刻体会到了垃圾分类处理的必要性。

蓝藻一直是无锡的重大污染问题,2007年爆发的太湖蓝藻污染让附近居民苦不堪言。那么蓝藻又是如何处理的呢?带着这样的疑问,同学们跟随工作人员来到蓝藻处理区。还没走进这块区域,一股熟悉的腥臭味就扑面而来,同学们纷纷捂住鼻子,环顾四周寻找臭味的来源。工作人员解释道,这是蓝藻发酵后制成的有机肥料,这里种植的树木都使用这种肥料。走进处理控制室,里面是一层层交错搭建的支架,底部的支架上是不断运作的传送带,其间不时有戴着口罩的工作人员穿行。原来,这是蓝藻沼气发电池。蓝藻含有大量的氮磷、微量元素和有机物质,可以经发酵生成沼气发电,同时蓝藻也可以利用分离技术,制成塑料托盘、薄膜等产品。这样既有效地解决了蓝藻处理的问题,也为环保贡献了力量。同学们了解到蓝藻原来有这么大的用处时,都禁不住感叹新型技术的发展之快,带来的便利之大。

此次活动,同学们对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通过分类、投放和收集,哪怕再不起眼的垃圾,也可以变废为宝,再次发挥作用,这样既能够有效地节约原生资源,又能改善生活环境。同学们纷纷表示,在九月份即将实行的生活垃圾分类条例中,大家都会自觉严格遵守,做好榜样,督促身边的亲人朋友,带动绿色发展,引领绿色生活,共创绿色美好家园

                               (文/初三6班 杜静怡、张素雅、袁一文  图/初三6班 赵楚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