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动心灵的那个眼神
无锡辅仁民办初中 初一(4)班 虞云淇
有时,一个灿烂的微笑,能温暖你的心田;有时,一句感人的话语,能抚平你的伤口;有时,一个大大的拥抱,能给你带来无穷的力量……生活中,总有些东西会触动我们的心灵,而那个真正触动我心灵的,则是一个饱含着浓浓父爱的眼神,至今记忆犹新。
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特别爱画画。可爱的水粉小猫、精致的线描花瓶、秀丽的水墨山河,对于我来说简直就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可是,由于我过分地痴迷于画画,导致在第二次期末模拟考试中失手了,鲜红的分数加上醒目的大叉显得特别的刺眼与夺目。
那天晚上,妈妈看到试卷后暴跳如雷,“啪”的一声,我的脸上出现了一个红手印。“你自己瞧瞧,这是什么,是你该考出来的成绩吗?!”妈妈气得瞪大了眼睛,我甚至可以看见一簇簇火苗在面前疯狂地跳跃着,仿佛可以将我瞬间吞没。妈妈一脚踢开我的书房,“哗啦”一声把我所有的美术工具扔进了一个垃圾袋里,随手丢进了垃圾桶,气呼呼地走开了。
泪水早已如小河般从我的眼眶中倾泻而出,心口如同被重击一样阵阵地疼痛。我目光呆滞,整个人都在发抖,紧张得也把衣服抓皱了。我闭上了眼,想努力地忘掉刚才发生的一切时,一只大手搭在了我的肩上。我睁开眼,惊讶地发现爸爸就站在我的面前,手上还拎着被妈妈扔掉的美术工具。
爸爸什么也没有说,嘴角上扬朝我微微一笑,两眼凝视着我,拍拍我的肩,放下我的“宝贝”走进了客厅,只给我留下一个温柔的眼神。这个眼神淡淡的、柔柔的、带着丝丝温度,像一缕阳光直射入我的心扉,治愈了那在滴血的心灵。这个眼神,不像婀娜玫瑰那样充满澎湃豪情,也不像洁白莲花一般淡雅无声,它像迎春花,带着朝气;它像腊梅,充满毅力;它像鸡冠花,满怀斗志,它在悄悄地告诉我:“汲取教训,下次努力,合理安排好画画时间,再创佳绩,证明自己。”我深深地吸了口气,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那泪光此时也成了熠熠生辉的珍珠。我默默地说:“我会用自己的实力去向妈妈证明我自己,我可以获得好成绩。”
这个轻柔的眼神令我至今难忘,它让我再一次明白了父爱的深沉和伟大。
触动心灵的身影
初一(4)班 朱可涵
是谁在寒风中扬起的发丝令你心生惭愧?是谁在腾腾热气中忙碌的身影使你感到温暖?是谁在灯下凝神沉思的眉眼让你难以释怀……是亲人。一次次的触动心灵,谁会忘记?那触动我心灵的身影,我又如何能忘记!
已是秋季,天气转凉。步入中学后,我回外婆家的时间越来越少。外婆总是问妈妈:“涵涵什么时候回来看外婆呀?”“妈,我们暂时没时间。等有空了,一定回去看您!”妈妈也总是这样答道。电话另一头的外婆也总是暗自伤神。
一个星期天,我去外婆家附近的地方上课。外婆忙说来看一看我和妈妈。刚下车,一个熟悉的身影便向我们走来。是外婆!她拖着早已不如以前的身子努力加快步伐,迫不及待地向我们走来。
外婆一手提着她为我们准备好的蔬菜,一手拎着给妈妈做的小鱼。“妈,您怎么又拿这么多东西啊?”妈妈嗔怪道。“这些菜都是咱亲自种的,绿色无害,有好处的。”外婆边说边吃力地提起一个快要不堪重负的塑料袋,里头装满了蔬菜,“这是我给你做的小鱼,你最爱吃的!”说着,拎起另一个袋子。
忽然,我瞥见外婆的头发又添了许多银丝,脸上的皱纹层层叠叠,与之前的外婆相差甚远。我一下愣住了。外婆见我愣在那,拉过我的手,絮叨起来:“哎呦,外婆好想你的!天天我就盼着外孙女回来……”外婆的手粗糙得很,干巴巴的,上面有很多老茧,不清楚的还以为是树皮呢。奶奶见了我们有说不完的话,絮絮叨叨说个不停,好像要把分别这些天的话一股脑儿全讲给我们。
快要上课了,我们与外婆道别。外婆无奈地叹了口气,挤出一个微笑。她转身离去,微微颤抖着,背再也不会挺直了。佝偻着身子,颤颤巍巍的向家的方向走去。几片枯叶轻轻飘到外婆的身上,外婆的背影显得更加的苍老。那身影,触动我的心灵。岁月,你为何这般无情!
岁月的烙印在饱经风霜的外婆的身影上深深留下。我难以忘记,秋风中那个瘦小的身影,它触动了我的心灵,更是为我敲响了警钟:多陪伴、关爱长辈吧。否则,我们都会后悔的……
触动心灵的针线
初一(3)班 马 于 晴
奶奶爱织毛衣。 尤其这几年,一年四季,白天黑夜,除去吃饭、睡觉,几乎是针线不离手了。为此经常会有人调侃她“怕是走火入魔了”。但我知道,那一针一线的背后,是一份温暖朴实的爱。 小时候的我十分调皮,常常和玩伴们一起上蹿下跳,不亦乐乎。当然也会为此付出一点代价——磕疼额头,擦伤手臂,摔破膝盖……其中划破衣服更是无可避免的了。当我拖着这副狼藉的“惨状”回到家,来自父母的责备便会接踵而至,而我已是无心听他们说教的了。每当这时,奶奶总会站在我这一边:“小孩子磕磕碰碰,不要紧的!”继而转身蹲下对我说:“奶奶再帮你织一件!”听到这话的我顿时眉开眼笑。此后便更加放肆了,因为我天真地以为总是会有人替我收拾“烂摊子”的——那时的奶奶在我心中就像一个天使。 时光荏苒,“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我已不再像从前那么调皮,甚至对过分的嬉戏玩闹产生了反感,但奶奶对织毛衣的热忱还是一成不变——连我都开始疑惑了,奶奶织给家人的并不是很多,那其余的都去哪了呢?心中带着疑惑,但始终没去问过。直至一天放学后,我才知道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那天,我像往常一样回家。就在小区后门口,我远远望见了一抹熟悉的身影。奶奶竟在给领居家小孩试穿毛衣!我抑制不住好奇的心理快步走上前去。“奶奶,你在干嘛?”还没到,我就大声问道。奶奶微微侧过身,见来者是我,便高兴地朝我招手:“快来!”我更加不明所以,走至前方,细看那小孩的真容,原来是她!“看我织得合身吗?”奶奶迫不及待的问道,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神色。“很好看,”我答道,“她不是……”“对啊,这孩子只跟她外婆生活,那些毛衣就是我织给她的……” 我知道那些毛衣“不翼而飞”的原因了!我也知道为何她如此喜欢织毛衣了!奶奶竟然默默付出了这么多的爱心。那一刻,一种莫名的感动油然而生,奶奶的形象在我心中瞬间更加高大起来。奶奶不辞辛苦,年年如此,织着这温暖的毛衣,原来这一针一线都贮满了她的爱啊。 这触动心灵的针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