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人的四月,春日融融,芳草萋萋,水波澹澹。周五,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开展了祭扫马山革命烈士墓暨春游活动。

一路上,春季葱茏的草木,肆意开放的鲜花,有一种无法言喻的美。途中经过太湖,我第一次感受到什么叫水天一色。水,仿佛远远地从天上落下如邃蓝的丝绸,水与天的尽头都抹着淡淡的灰。不一会儿,我们就到了马山烈士陵园。整个陵园依山而建,层层阶梯直达山顶。我们怀着对烈士的敬仰之情,登上山顶。一路青松翠柏环绕,象征着革命先烈们的爱国精神永垂不朽。来到山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巨大的碑石,碑身南北雕刻着表现烈士们生前浴血奋战场面的浮雕,东西两侧刻着碑文及烈士的姓名。管亦飞同学致祭词后,秦校长给我们讲述了当年新四军在马山抗击日寇的故事。听完先烈故事,我们对抗日英雄产生了更深的敬意。

扫完墓,我们出发前往灵山景区。穿过大照壁,走过五明桥,踏上菩提大道,我们又来到了“九龙灌浴”的面前。正所谓“来得早不如来得巧”,表演正好开始。随着奏响的音乐,喷泉喷涌而出,从外到内,从低到高,带着人的心从平静到兴奋。当最高的水柱喷出,莲花缓缓开放,太子佛从中徐徐升起,远处,白鸽飞翔,构造成一幅庄严肃穆而又和谐的画面。
往前走来到梵宫,作为东方佛教艺术荟萃载体的灵山梵宫堪称是东方的“卢浮宫”,它同时具有东方庙宇和西方教堂的要素,它是两种文化融合的体现。刚进入梵宫,就闻到一种檀木香,随后又被里面的景致所吸引,高大的廊柱,大跨度的横梁,凸起的穹顶,超大面积的殿堂,宏伟华丽,实在令人叹为观止。头顶是变幻莫测的星空,四周是柔黄的灯光,美轮美奂,让人目不暇接,啧啧赞叹。




接下来我们来到了拈花湾。“一花一世界,灵山拈花湾”。拈花湾,取名于佛教中佛祖拈花一笑的典故,昭示着佛祖对“禅”的参悟。坐落于太湖边的拈花湾,其外形就如同佛祖手指拈花,所以小镇的景观无不透露出东方的“禅境”。来到这里,我们的心仿佛安静了许多,周围依山旁水,青石小路,翠竹嫩草,鸟语花香。店面古色古香,道路弯弯曲曲,游人来来往往,颇有“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在这浮躁的尘世中,也鲜有这样的安宁之地了。


时间飞逝,转瞬间又到了离别之际。直至现在,我们还在“禅”的意境中,回味无穷……
(文/初一3班小记者 王阮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