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工作
  •  
     
    团队工作
  •  
     
    班主任工作
  •  
     
    主题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 德育工作 > 团队工作
“校友面对面”钱鉴民老校友访谈录
发布时间:2015-02-07    信息来源:     浏览量:

  2015年2月6日,辅仁校友会陆敏芙老师、校团委书记俞婷老师及初一年级少先队大队委一行前往辅仁老校友钱鉴民先生的家探望钱老先生。

 \

  钱鉴民老先生出生于1922年,江苏无锡人,上世纪30年代毕业于辅仁初中,将军桥畔的三年读书生涯给他的一生带来了深刻影响,良好的文化功底和个人素养为他在部队及地方工作和生活打下了基础。1940年,他考入陆军机械化学校战车兵科第三期,1940年11月加入国民党,1942年参加支印军赴印度参战,抗击日寇。1945年在一次护送任务中钱老身负重伤、双目失明。解放后,钱老返回无锡坊前老家农村生活至今。返乡后,妻离子散,双目失明的他,将留在身边的女儿送人收养,女儿长大后才回到他身边照顾他。由于各种客观历史原因钱老一直默默无闻,长期为生产队做零活,生活贫困,在80年代包产到户时,因其一人且双目失明,没有承包土地,所以本世纪初无锡农村拆迁后没有征地的低保。2014年3月,无锡市新区江溪街道宣统委员召集新丰苑二社区、本社区原农丰村南钱生产队的老同志们向江溪街道宣统委员、无锡民革调查同志确认了钱老参加远征军之事。据调查了解,钱老的大多档案、资料均在动乱中丢失,现在仅有的身份证明,也是根据生产队里一些老同志的回忆出具的。目前,钱老已经联系到了在台湾还健在的当年长官。

 \

  我们来到钱老先生家,看到九十多岁高龄的钱老依旧精神矍铄,尽管双目失明,但是老先生从始至终一直微笑着,向我们传达着一种乐观积极的正能量。我们对钱老进行了慰问,并就我们关心的问题对他进行了采访。
  一位同学问道:“请问您当时在参加远征军时有什么让您印象深刻的事吗?”
  钱老略微思索了一下,缓缓说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个日本的十八师团。当时日本那个第18师团是日本的一支王牌部队。3月8日下午,我带全连17辆坦克到野外训练,那天他们开出驻地很远。忽然,发现公路边有很多茅草房,有日军进进出出。我当时就立即下命令:消灭这伙日军!训练了这么长时间,我们一直没有和日军面对面干过,战友们都憋着一股劲。17辆坦克迅速散开,一踩油门,横冲直闯,呼啸而上。战车上枪弹齐发,犹如泰山压顶。骤然而至的袭击,一下子把这伙日军打蒙了。有几个日军反应快,躲在树丛下还击,坦克手们一顿机关枪,立即把他们打成马蜂窝;有几个日军藏在大树后面扔手榴弹,一发穿甲弹过去,立刻让他们都趴下……战车把那些房子全部推倒,在上面反复碾压。战斗很快结束,场地上,一具具日军尸体,横七竖八。枪支、弹药等散了一地。战斗结束,我们才发现这里原来是日军第十八师团指挥部。这次战斗缴获了日军军旗和大印。这一次,我们立了大功,而在开火前根本不知道那里是日军十八师团指挥部。后来,史迪威将军知道后,给我们连送了一辆吉普车。”

 \

  等钱老叙述完这一段慷慨激昂的往事后,又有一位同学问道:“请问您当时在战争中不幸失明后是一种什么样的信念支撑着您呢?”
  听到这个问题,钱老立刻用一种坚定的语调说:“我当时也想过自杀,我就想用一根绳子上吊死了算了。但是我相信,虽然我不能为国家做出大的贡献,但是我现在可以把我肚子里的知识贡献给国家。所以我失明后,回到家乡,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怎么把老百姓组织起来,怎么让他们过上好日子。所以,我当时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要和恶势力抗争,和病魔抗争,就是这样让我一直活了下来。”
  接着,一位同学又带着期待地问道:“请问您对青少年们有什么希望和要求吗?”
  钱老这时又满怀慈爱、亲切地说道:“我第一个还是希望大家对国家、对社会,能做出你们的最大贡献,要好好学习。我第二个希望的就是你们要做到明礼仪、知廉耻、爱国家,要在这么好的条件下自强不息,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

  钱老一边回忆着校园往事,一边和一同前来的老师和同学相谈甚欢。最后,在大家的热烈欢迎下,钱老又以极高的兴致给我们唱了几支歌。
  钱鉴民,一位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老人,在双目失明后,他也绝望、灰心和气馁过,但是最后他顽强地活了下来,扼住了命运的咽喉。这种乐观顽强、坚决与命运作斗争的精神和信念太值得我们辅仁学子学习了!大家想一想,在困难面前,如果不退缩,而是反过来克服困难它,并且战胜它,成功之后,这种喜悦之情一定会让你振奋不已!现在就让我们行动起来,向我们的老校友——钱鉴民老先生学习吧!(文 / 小记者:初一1班 夏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