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  
     
    校园新闻
  •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公告 > 校园新闻
“回信”记心间,争做好队员 ——民办辅仁“红领巾寻访小队”在路上
发布时间:2021-09-05    信息来源: 少先队大队部    浏览量: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精神,激发少先队员的爱党爱国情怀,引导队员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民办辅仁的少先队员们组成红领巾寻访小队,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寻访属于无锡的红色印记。

新四军六师部旧址纪念馆

新四军六师师部旧址纪念馆位于无锡市锡山区锡北镇寨门村诸巷,其前身是新四军挺进苏南东路地区进行抗日斗争的一个重要指挥部,现为无锡市文物保护单位、无锡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7月10日,初二(5)中队的红领巾寻访小队来到了锡北镇,寻访新四军六师师部旧址纪念馆。

进入场馆,映入眼帘的是“抗日烽火,燎原锡邑”八个红色大字,一下子就打开了那段尘封的历史。19404月,新四军第三支队副司令谭震林率一批干部到常熟,以此为基地,组建江南抗日救国军,积极开展抗日斗争。同年六月,“新江抗”挺进无锡,壮大发展抗日武装和党组织,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创建抗日游击根据地,出现了崭新的抗日局面。

纪念馆中,整齐地陈列着当年新四军使用的武器、工具、通讯设备等,它们都已锈迹斑斑,布满了岁月的痕迹。枪支、枪套、皮弹袋、军号、茶壶茶碗……清一色的灰铜色。米袋、布子弹带、背包等都是麻布,子弹带磨出了不少毛边。油纸伞的伞头有些破损,茶碗也有零星缺口,足以显现出当时新四军战士们的生活条件之艰苦。另一边的陈列柜里,分别摆放着新四军缴获的日军机枪、步枪和新四军战士们使用的轻机枪等。不要说武器,就连日军的铁锹、水壶、饭盒、军号,都比新四军的好上几倍。新四军战士们用着这些装备,英勇杀敌,靠着自己的毅力和智慧消灭敌人,扩充抗日队伍。他们在水网区坚持战斗,在街巷间坚持打游击战,团结一心积极开展抗日斗争,终于解放了苏常地区。他们是人民的英雄!

短短的四十分钟寻访,却翻看了八十多年的锡北镇历程。锡北镇的日新月异,令他们感慨万千。正是有了新四军战士们的浴血奋战,才有了这里的解放,正是有了党和群众的共同努力,锡北镇才有了如此好的发展。队员们从这次寻访中学习到新四军的精神,纷纷表示今后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永远跟党走,为国家和人民的美好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无锡博物院

 8月21日,初一(7)中队的队员们来到无锡博物院革命陈列馆进行寻访。

 走进陈列馆,队员们就被正前方的石碑吸引了注意力——肩负民族复兴希望的无锡人。此展馆生动有趣。正如馆内所描述:无锡,至德名邦,俊彦如林,在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用青春和热血抒写了中华民族的壮丽诗篇。荣毅仁——中国现代民族工商业者的杰出代表;秦邦宪——党的新闻事业的重要奠基人和开拓者,周培源——我国近代力学奠基人和理论物理奠基人之一,还有陆定一、孙冶方……他们每个人都为祖国、为人民,发挥过他们的光与热。每个人物介绍旁,还设置了场景模拟区域。模拟情景像一幅画卷,伟人的熠熠光辉徐徐展开,代入感强,真正用青少年看得懂,喜欢看的方式,在生动讲述党史国史故事。

接着,他们来到了无锡革命简史馆,此馆分为四个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建和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前后30年,始于五四运动,之后历经了土地革命战争、江南抗日义勇军东进、首战黄土塘、进步文化活动等。短短的红色展览,是中国革命进程的缩影,更是共产党人坚忍不拔、艰苦奋斗等优良品质的缩影。而且事迹地点就在队员的身边,譬如19358月抗日救国活动分子组织的以推动抗日救国运动发展的万方楼会议,就在鼋头渚。这些革命事迹使队员们倍感距离他们很近。

馆内图文并茂,陈列了很多红色年代的珍藏,如自卫团团旗、地下党策反信件、渡江战役文物、抗敌协会印章、地下工兵生产的武器、抗战时期使用的木箱、望远镜等。另外馆内配有历史视频素材和声播解释,使得曾经的那一切,裹挟着时光而来,鲜活地展现在队员们面前,让他们感受到胜利来之不易,后人尤当珍惜,历史应当被铭记。

在这个崭新而伟大的时代,作为青少年,他们将不忘初心,知史明史,记得美好的生活是怎么获得的;他们将红心向党,秉承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的正确价值观;他们将坚定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好好学习,为将来成为撑起祖国大业的栋梁,做好充分准备!

无锡市革命烈士陵园

无锡市革命烈士陵园是为安葬革命烈士遗骨而专门修建的纪念场所,是褒扬烈士伟迹、缅怀英烈精神、继承先人遗志、启迪激励后人的重要场所。823日,初二(3)中队的队员们来到无锡市革命烈士陵园进行瞻仰。

走进烈士陵园,通过一段林荫小道,巨大的广场出现在他们面前。不过,最令人震撼的是巍然耸立在广场中央的纪念塔。纪念塔塔高18米,塔座长12米,宽10米,由856块金山石砌成。纪念塔分为两层式结构,上半部刻有为国牺牲人民英雄纪念塔字样,镶有红花岗岩雕凿而成的红五星,下半部镶挂汉白玉雕凿的花环,使这座新建的纪念塔分外雄伟、庄严。怀着敬畏与激动的心情,队员们面向纪念碑肃立默哀,在心中表达着对先烈的赞美与崇敬。

穿过广场便是墓区,墓区内安葬着无锡工人运动领袖,1927年无锡总工会委员长秦起和1942年中共锡澄工委书记陈凤威等烈士的灵柩,以及建国后被授予少将军衔、历任军长等职的朱启祥的骨灰。为缅怀革命先烈,还建造了无锡农民秋收暴动时曾任农民革命委员会委员长严朴、共青团无锡县委书记高文华、中共川东特委青委宣传部长和重庆市新市区区委委员许晓轩等烈士的纪念性坟墓。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时光将烈士们的姓名和精神镌刻在每一位华夏儿女心中。烈士墓前,队员们单膝跪地,用双手献上自制的纸花,以表达他们对先烈的追忆以及对革命先烈的缅怀。

走进烈士史料陈列馆,里面有从建党时期到现代烈士的大量生平资料。其中还有不少家书与诀别信,看到这些,队员们都发出叹息,特别是看到很多烈士只有与他们一般大的年龄,便献身革命事业,大家都红了眼眶……

缅怀英烈功绩,传承红色基因。身为少先队员,他们将继承先烈的光荣革命精神,以先辈们为榜样,勇挑重担,攻坚克难!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中国现在的盛世繁荣都是每一位革命烈士用自己的鲜血与生命一步步奠基,是真正的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抷热土一抷魂。时代所向,志之所趋。今天,历史的接力棒传到了我们手里。历史和人民既赋予我们重任,也检验我们的行动。吾辈当自强,持书仗剑耀中华。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更有我们!